孩子只有每天都運動,才能發(fā)展出強壯和健康的骨骼、肌肉及良好的感覺系統(tǒng),為將來發(fā)展出更高水平的身體機能和思維能力奠定基礎(chǔ)。
《讓孩子去野》的作者安吉拉·J.漢斯科姆是一位兒科作業(yè)治療師。她在書中積極倡導戶外玩耍,認為戶外玩耍有助于兒童形成真正身心平衡的童年。漢斯科姆指出,現(xiàn)今社會中,有太多孩子錯過了教室和家庭之外豐富的感官體驗。風險可控、獨立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的戶外游戲,不僅有益于孩子的身體健康,還有助于孩子形成自主意識。
漢斯科姆認為,在理想情況下,所有年齡段的孩子每天至少要有3小時的戶外自由玩耍時間。
嬰兒(1至12個月):最好能每天都有機會在戶外玩耍,嬰兒的身體活動會促進感覺統(tǒng)合,促進重要運動技能發(fā)展。
幼兒(12個月至3歲):蹣跚學步的幼兒每天需要5至8小時的主動玩耍,最好是在戶外。這么大的孩子一整天都會很活躍。只要有足夠時間自由玩耍,他們就會找到自己需要的運動方式來發(fā)展自身能力。
學齡前兒童(3至5歲):學齡前兒童每天應有5至8小時來主動玩耍。學齡前兒童需要通過主動游戲?qū)W習如何生活、如何長大。讓他們有足夠時間主動玩耍絕不會錯。
學齡兒童(5至13歲):學齡兒童每天需要四五個小時進行體育運動和戶外玩耍。上小學的孩子全天都需要活動,這樣才能在傳統(tǒng)的學校環(huán)境中學習。他們應該在課前、課間和課后有足夠的時間來活動身體。
青少年(13至19歲):青少年每天需要活動三四個小時。青少年依然需要活動,這樣才能促進大腦和身體健康發(fā)育,調(diào)節(jié)新產(chǎn)生的情緒,并與朋友們在大自然中提升社交技能。
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玩耍很重要,而玩耍的質(zhì)量更重要,因為玩耍的質(zhì)量會決定他們能發(fā)展出多少能力。如何保證孩子的玩耍質(zhì)量呢?以下是11個基本原則。
1.每天都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在戶外玩耍。
2.在校時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運動。
3.休息時也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玩耍。
4.允許孩子在上學前進行一些活動,比如幫忙做家務(wù)。
5.放學后,至少讓他們在戶外玩上幾小時。
6.年幼的孩子不需要進行有組織的結(jié)構(gòu)化運動,他們可以通過玩耍得到充分鍛煉。
7.邀請其他孩子到家里來和你的孩子一起在戶外玩上一天。跟朋友們一起玩耍時,你的孩子可能會更自立。
8.如果你的鄰居也有孩子,讓你的孩子出去跟他們一起玩吧!
9.讓孩子去冒險,即便是年齡很小的孩子也應該嘗試,比如從一塊石頭上跳下來。
10.與其讓孩子選擇由成年人主導的活動,不如利用周圍環(huán)境,讓他們自己去想玩些什么。
11.最重要的是,每天給孩子玩耍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