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細節(jié)說服人,用故事感染人,根據(jù)青少年身心特點提高現(xiàn)場教學水平,才能讓紅色研學出新出彩,讓紅色教育入腦入心
多樣化的研學活動中,思政課堂有了更多現(xiàn)實場景,青少年得以更好認識社會、理解歷史、磨煉意志,構(gòu)筑精神基石、夯實人生根基
“請黨放心,強國有我!”湖南韶山毛澤東廣場上,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少年高舉右手,在毛澤東同志銅像前莊重宣誓。一年多來,200余批次、30余萬名學生陸續(xù)走進這片紅色熱土,開啟“我的韶山行”紅色研學之旅,重溫歷史、感悟傳承。
紅色研學是紅色教育的重要形式,是傳承紅色基因、賡續(xù)紅色血脈的重要途徑。從匯聚高校力量、精心打造思政課,到開展故居情境教學、紀念館生平展區(qū)參觀體驗等活動,再到組織學生撰寫研學日記、選定座右銘、暢談人生理想……“我的韶山行”紅色研學課程活用各方面資源、激發(fā)少年之志,為紅色研學的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提供了有益借鑒。
青少年時期是價值觀、人生觀和祖國觀、民族觀形成的關鍵期。多了解中國革命、建設、改革的歷史知識,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,有助于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??圩?。湖北大悟縣宣化店鎮(zhèn)中原突圍紀念館內(nèi),借助多媒體技術(shù),虛擬戰(zhàn)壕里硝煙四起、槍聲不絕,沖鋒號響起,戰(zhàn)士們奮勇向前;見此場景,學生們站姿挺直、神情嚴肅,仿佛親歷戰(zhàn)爭歲月。江蘇淮安市新安小學近年來組織學生開展“小好漢重走新旅路”紅色尋訪活動,學生們在旅途中探尋革命團體“新安旅行團”的故事,感悟革命精神。實踐證明,以細節(jié)說服人,用故事感染人,根據(jù)青少年身心特點提高現(xiàn)場教學水平,才能讓紅色研學出新出彩,讓紅色教育入腦入心。
歷史是最好的老師。紅色資源是寶貴的精神財富,蘊藏著豐富的育人素材和價值。江西井岡山上,八角樓的燈光照亮了農(nóng)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;吉林磐石的山區(qū)里,紅石砬子抗日根據(jù)地遺址出土的陶瓷器、刀具和子彈,見證東北抗聯(lián)艱難斗爭的壯闊歷程;大別山區(qū),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方指揮部舊址訴說著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軍民的魚水情深……對革命先輩足跡的每一次探訪,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禮;與革命文物的每一次對話,都是一次精神的傳承。革命博物館、紀念館、黨史館、烈士陵園等生動呈現(xiàn)歷史,有利于更好發(fā)揮研學活動鑄魂育人的功能,激發(fā)青少年的愛國志、奮斗情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(diào),“加強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、愛國主義教育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,把紅色基因傳承好”。從更大的視野看,一場研學活動,就是一堂生動的“大思政課”。打造精品化紅色研學體系,有助于把思政課講得有味道、有溫度。來到烈士陵園,緬懷革命先輩;冒風雨、踏泥濘,重走長征路;嘗試躬耕田野,培養(yǎng)勞動精神;親手種下樹木,感悟“人進沙退”……同學們用腳步去丈量,用眼睛去觀察,用耳朵去傾聽,“書本本”真正刻進了“心窩窩”。多樣化的研學活動中,思政課堂有了更多現(xiàn)實場景,青少年得以更好認識社會、理解歷史、磨煉意志,構(gòu)筑精神基石、夯實人生根基。
歷經(jīng)16個小時、往返54公里,這些年,每到清明節(jié)前夕,寧夏固原二中和弘文中學的師生都會徒步前往烈士陵園,上一堂“行走的思政課”。一名同學寫下詩句:“那年,你14歲/花朵一樣的年齡/喜歡做夢的年齡/你那稚氣的面龐/可否承載起苦難的表情……”有網(wǎng)友如此點贊:“孩子們好樣的!這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!”紅色基因,薪火相傳。激活紅色資源,辦好紅色研學,在青少年心中廣撒深播“紅色種子”,一個個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,必將茁壯成長。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4年11月21日 05 版)